那些年,我们的手边放着一大堆软盘存放文件。

那些年,U盘和移动硬盘开始霸占我们的桌面。

那些年,我们申请N个邮箱上传保存我们的资料。

那些年,我们学着把文件发到论坛里存放。

那些年,我们每7天一次为存在网盘里的文档续期。

那些年,我们看着超大空间的网盘眼花缭乱。

很久以前,数据存在哪儿是件很纠结的事儿。软盘嫌小、硬盘嫌贵、电脑怕崩溃,总之觉得资料放在哪都不保险。后来,大家就一致认为存在网上挺靠谱,这应该就是网盘最初的需求。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网络硬盘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存储需要。云存储技术在网络硬盘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然而,时间进入2016年,让我们看看身边的网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月4日,115网盘发布公告,关闭“礼包文件分享”功能之后,下线其中的“文件发送功能”

•4月15日,UC网盘宣布关闭服务

•4月25日,新浪微盘宣布停止普通用户的存储服务

•4月27日,迅雷快盘(原金山快盘)也宣布即日起停止个人储存服务

•4月29日,腾讯微云发布公告,将于2016年5月27日24:00关闭微云“文件中转站”功能,提醒用户进行文件备份。

•5月3日,华为网盘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停止用户数据存储分享服务,所有用户数据将保留到2016年6月30日止

•10月20日,360宣布360云盘决定停止个人云盘服务,2017年2月1日起不再保留云盘数据,关闭所有的云盘账号并清空数据

至此,网盘关停调整潮一波接一波,排名前十的网盘中,已经有7个关停或调整了相关服务。

比关停或调整服务更让人揪心的,是存储在网盘上的数据哪里去找?即使及时看到了通知,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及网速可以将网盘上的数据下载到自己手里?

用户个人,特别是企业用户,是时候考虑一下采用公有云时时的更多细节了:

1.将数据导入云存储服务是否容易实现?

2.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不管是在运行中还是处于休息状态?(关注物理/设备安全,以及防火墙、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及人为因素)。

3.如何分配空间保护和维护数据,比如跨可用区域复制?有效性是如何定义的,在宕机事件中可以得到哪些补偿?

4.服务商的SLA保证是多少个9的有效性?

5.传统的数据保护是什么?是否提供快照和/或备份服务?

6.每月的总费用可能是多少,包括所有的提供商定价?

7.如果决定终止公有云存储服务,流程是什么,将数据转移回私有的数据中心或者其他不同的服务商的服务器上成本是多少?如何确保之前所有的数据都会被完全删除?

面对“云计算”的种种诱惑,与其选择等待互联网接入供应商提升“接口带宽”,做好互联互通,不如从受我们控制的公司和网络环境入手。以企业为单位,将应用/服务和数据存储相结合,通过网络集中地存储、分享、管理,及应用,可以极大的提升存储效率,高效的利用了计算能力,保证了数据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总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总拥有成本)。

时代的变革让我们不断进步,云服务的到来也让生活的步伐变得更为轻盈。专属的私有云平台以安全的可控数据隐私(Reliable),迅捷的数据资料分享(Instant Sharing), 实时的远程资料同步(Sync),无限的存储空间扩展(Expandable)为特点,针对各类中大型,创新型或中小企业提供的专属云服务,通过云交付的移动优先并内嵌分析功能的企业应用将为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的实时数据分析及使用提供崭新的可能性。随着智能化正在越来越多地摆脱具体设备进入云端,日益多样化的设备正用来完成关键性的工作职能。随着云计算、移动和大数据的不断融合,私有云计算,桌面虚拟化,存储在云端的数据等等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将持续以“构建世界级的专属云平台,架构您的信息专线”为愿景,专注于专属私有云平台的集成,研发及服务。秉承“信任服务与管理”的理念,精心构建您的专属的私有云平台系统。

不管你在哪里,你的文档就在云里,不离不弃;

不管你用什么设备,文件都呈现在你的眼前,不偏不倚;

不管你用什么格式,你的资料都能轻松获取,不增不减;

你的数据与你终身相依,不舍不弃; 

“每个家庭以及每个企业都拥有一个PDC(Private Data Center)”的时代已经到来。


*版权云览信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计算平台无处不在的时代,智能手机会最终消失吗?  
下一篇:2017全球十大科技战略趋势 影响未来五年